为全方位展示医院在技术创新、管理变革、质量提升等方面作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在第8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泰安市肿瘤医院推出【医脉新章】栏目,旨在以科技创新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以精细管理重塑医疗运行模式,以质量为本守护患者健康和安全。接下来,让我们透过一个个真实的工作场景,去见证这群年轻人如何在新质生产力的强劲驱动下,不断传承、创新,奋力书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荆亮,主管技师,放疗中心物理师,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毕业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库建设专家,放射治疗装备技术人员岗位胜任力培训项目后装讲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医学物理专业毕业生答辩组专家。兼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学物理分会委员、泰安市抗癌协会医学物理分会委员。发表SCI 1篇,AAPM(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文章2篇、国家级论文2篇。同时拥有LA物理师证和核医学物理师证,专业资质扎实全面。擅长复杂计划设计和设备的质量控制。
放疗物理师是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角色,其工作直接关乎肿瘤病人治疗的安全性、精准性与有效性。下面,让我们走近荆亮,一同探寻放射物理师在肿瘤放射治疗工作中那些台前幕后的故事。
展开剩余73%深耕积淀,筑牢专业根基
荆亮的专业之路起步扎实:2008年,他在301医院放疗科完成一年实习;2009年,以泰安市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影像学专业综合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泰安市肿瘤医院,正式开启物理师职业生涯;2010年,他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修一年;2022年,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修半年。多年的系统学习与临床实践,为他深耕放疗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放疗领域中,放疗设备是核心的利器,其性能和精准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泰安市肿瘤医院目前拥有2台加速器,1台后装设备,1台陀螺刀,设备质量居泰安市领先水平。作为泰安市癌症中心,泰安市肿瘤质量控制中心,医院还负责全市放疗设备的监督职责。
为做好设备质控与监督工作,荆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聚焦前沿,以国家发布指南为基础,同步参考AAPM、RTOG(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协作组)标准。二是严抓验证设备质控,每年将质控设备送省计量院、国家计量院检测,确保精度无虞。三是细化质控安排,明确加速器的晨检、周检、月检、季检、半年检、年检,根据后装设备独有的源活度与到位精度检测,以及陀螺刀定位参考点与射野中心距离检测,责任到人,闭环管理。
从最初的普放治疗到如今的调强治疗,设备升级带来质控内容的激增:调强治疗新增 MLC(多叶准直器)质控,CBCT的引入,新增锥形束CT质控,设备验证也从二维剂量验证升级为三维剂量——三四十斤的设备,让科室质控人员都练出了“肱二头肌”。
“质控内容的增加,既是对能力的挑战,更是对责任心的考验。”荆亮说。此前,在市卫生健康委和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检查中,医院设备质控工作获专家一致好评、零差评反馈,这都得益于医院对于质控工作的重视以及物理师团队平时的付出。通过不断摸索,荆亮带领大家建立了起符合上级标准、贴合医院实际的质控体系。
技进于精,功成于巧
放疗计划需“量体裁衣”,每个方案都因患者个体差异而具有不可重复性。泰安市肿瘤医院放疗中心物理师团队每年完成1000余例计划,所有设计遵循两大核心目标:肿瘤区域剂量尽可能高,周围正常组织剂量尽可能低。在此基础上,还结合临床需求与设备条件灵活调整,比如,头部放疗需要保护海马组织,胸部放疗需要保护冠状动脉和心脏起搏器,腹部放疗则需保护部分正常肝脏,这些计划在照射野和优化过程中均需专人、专门设计。
近年来,SBRT(立体定向体部放疗)和Lattice(空间分割放疗)技术逐渐普及,其单次剂量较高,从放射生物学角度来看,较常规分割更具优势。荆亮在计划设计中严格遵循RTOG指南,兼顾临床与剂量学要求,所有计划均经验证后再执行。“这类技术对精准度要求极高,考验的是整个放疗团队的协作能力。”他强调。泰安市肿瘤医院多年来重视团队能力提升,守正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荆亮介绍,计划设计不能生搬硬套,必须结合医院和病人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放疗技巧才行。
一名合格的物理师,既要抬头望向远方,敏锐捕捉前沿技术的脉搏,以创新之力驱动专业精进;也要回眸审视过往,不断吸取经验教训,筑牢前行的根基;更要立足当下的土壤,紧密贴合医院发展的方向与需求,让专业价值与集体目标同频共振。唯有如此,方能在专业道路上走得稳,行得远。
明德笃学,格物求真。怀揣这份初心,荆亮在放疗领域的征途上砥砺前行,如今已成长为科室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但他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以更昂扬的姿态向着更高远的目标勇毅进发,旨在以创新技术为放疗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和突破。
发布于:山东省股票配资越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