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谷纹玉璧
西汉谷纹玉璧
玉璧分两区。外区主题纹饰为谷纹。内区纹饰为小四条相互缠绕的夔龙纹。
西汉谷纹玉璧
谷纹玉璧是汉代典型玉礼器,其形制多为圆形扁平体,主体纹饰为凸起谷纹,排列有序。根据考古发现,汉代谷纹玉璧多采用新疆和田玉料,尺寸通常介于10至20厘米之间,典型器物如陕西历史博物馆藏1975年周至县出土玉璧(直径18.9厘米)与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璧(直径14厘米)。制作工艺延续战国技法,需经管钻定位、打蒲格、修形等工序,汉代谷纹较战国时期更显圆润稀疏,常见单面施纹现象。作为"六瑞"礼器之一,谷纹玉璧既象征五谷丰登的农业崇拜,又与道家灵魂升天观念相关。
展开剩余61%周至县出土玉璧
这件谷纹玉璧从性质上看,直径达到28公分,远远超过陕西历史博物馆藏1975年周至县出土玉璧(直径18.9厘米)与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璧(直径14厘米)。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璧
西汉谷纹玉璧
此玉璧为不可多得的国宝级重器,从纹饰上看,内有雕刻生动的蟠虺纹,更增加了玉璧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西汉谷纹玉璧
蟠虺纹,又称"蛇纹"。为蟠屈的小蛇(虺)的形象,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一对突出的大圆眼,体有鳞节,呈卷曲长条形,蛇的特征很明显,传统的寓意纹样,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西汉玉璧
发布于:广东省股票配资越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