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人的舌苔,对于身体状况,反映的真的是非常及时。
昨天我们这儿的天气有40度的高温,中午吃了个西瓜,下午喝了一杯冷饮。
晚上一看舌苔,舌苔白腻、整个人“沉”得不行,发力,没劲。
不用怀疑,这肯定是湿气缠身了。
咋解决呢?
(戳上图,可进店)1.醋泡生姜:
夏天温度高,还时不时下雨,空气较为潮湿。环境中的湿气很严重。
而湿为阴邪,性重浊黏滞,夏季气候炎热多雨,湿热交蒸,易困阻脾胃阳气,导致:
头身困重、四肢酸楚
脘腹胀满、食欲不振
大便黏滞不爽
舌苔厚腻等湿困中焦之象
中焦是脾胃的所在,湿气困住了中焦就说明脾胃被湿气困住了,没有办法运化体内的水湿。
想要祛湿,就必须让中焦脾胃的功能有所提升,可以吃点醋泡生姜。
老话说 “夏吃姜,病不慌”,生姜性温味辛,就像给脾胃递上一杯热茶:
生姜能温暖脾胃,促进出汗,把藏在体内的湿气通过汗水“蒸发”出去。
夏天人容易受潮,身体里的湿气就像闷在锅里的水蒸气,生姜帮你“开盖散热”。
生姜直接吃太辣,醋能软化姜的辛辣,保护肠胃。
醋还能帮助姜的有效成分释放,就像用醋泡脚能软化角质一样,让姜的祛湿效果更好吸收。
醋的酸味能“收敛”姜的热性,防止出汗过多,同时促进消化。湿气重的人常感觉胃口差、肚子胀,醋泡姜能开胃助消化,把湿气从根源(脾胃)赶走。
怎么吃?
① 嫩姜切薄片(带皮更佳),晾干水分;
② 玻璃瓶中放姜片,倒入米醋没过姜面,加 2 颗冰糖(可选);
③ 密封冷藏 3 天,姜片变透明即可吃。
早上吃2-3片,像吃小咸菜一样(晚上别吃,容易上火)。胃敏感的人少食,就像吃辣要量力而行。
图片
2.阴陵泉穴
定位:小腿内侧,顺着膝盖内侧骨从下往上推,膝盖下方弯曲的地方,就是阴陵泉。(弯曲膝盖时,最凹陷的 “小坑”)
阴陵泉穴被称为 “祛湿第一要穴”,为什么呢?
一、脾经合穴,
「本经穴位,调节本经病症」,阴陵泉穴属于脾经,自然可以解决和脾胃相关的问题。
脾喜燥恶湿,阴陵泉艾灸后,能增强脾脏运化水湿的能力,加速排水;
昨个我不是吃冰糕吃多了吗?第二天睡醒就感觉自己脑袋昏昏沉沉的,好像有一块湿毛巾裹在脑袋上,非常的沉重,非常的潮湿。
边吃早饭,我就把全能艾灸罐儿装上一根艾柱,绑在小腿的内侧艾灸阴陵泉,提振脾阳,帮助脾胃运化水湿。
图片
二、通调水道
具体的水道,就是水液运行的通道,归三焦管辖。而三焦又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
上焦(属心肺):
按揉阴陵泉可缓解痰湿阻肺的咳嗽、痰多
中焦(属脾胃):
《针灸大成》:“阴陵泉配中脘,治脾虚泄泻如神”,因此,阴陵泉能改善湿困脾胃的腹胀、腹泻
下焦(属肝肾):
我微信群里有个朋友,白带量非常的多,我把蓝色艾草精油涂抹在小腿内侧,用纯铜刮痧板儿刮痧3~5分钟。
刮痧后手持4cm石磨艾条在阴陵泉+三阴交,各20-30分钟,1 周后白带减少 60%。
阴陵泉起到的就是调节下焦的作用,如果从西医角度来说,阴陵泉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真正实现 “利水而不伤正气”。
醋泡生姜(内调脾胃),阴陵泉穴(外调脾经),内外双重入手,改善水湿。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配资越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