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今天闲聊一下中国的经济,算是接上一期,中国上半年GDP增长5.3,补充一点想法。
另外就是好长时间没出节目了,上一期节目做完后,很多朋友想要知道我对股市的看法,所以今天就闲扯一下这方面的话题跟大家交流一下。
先说好,一家之言,大家当个笑话听一听就得了,算是多一个思考的方向和参考,我这绝对不是投资建议,不要听我的,我说的不一定对。
上一期节目我们解读了中国上半年GDP增长情况,我的判断是这个5.3的数字是真实可信的,这是个好消息。
好巧不巧,国际资本也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情况持正面的态度,至少有九家国际投行上调了中国的经济增长预期,比如摩根士坦利将中国GDP的增长预期从4.5上调到4.8,高盛由4.6上调至4.7,瑞银由4上调至4.7。其中澳新银行最猛,直接从4.2上调到5.1,理由是上半年强劲的5.3%增长。
这都不稀奇,最稀奇的是,竟然没有一家看衰的或者是提出怀疑的,这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我们虽然不迷信这些外资投行,但是也绝对不能小看它们的眼光,都是百年的老狐狸了,一家两家看走眼属于正常,不可能所有的百年老狐狸全都瞎了。
所以说,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是真实可信的,这一点不用怀疑,一方面是国内的各项数据都能对得上,另一方面,外资投行是不会给你面子的,如果有猫腻,国际投行不会放过你的。
不过外资投行一般来说都是这副德行,它们在年初会给你一个比较低的预期,看衰你的经济,如果你经济真的好了,那么它们会调高预期,到四季度甚至还会给你一个更高的预期,比如说给你调到5.6%。
结果你没达到,它们就会说了:你看,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及预期,这也是老套路了。
但是一般来说,不会偏差太多,如果你经济增长就只有两个点,投行也不可能给你调到5个点,玩套路归玩套路,偏差也不可能给你玩的太大。它们所谓的百年信誉,这点老脸还是要的。
所以还是那句话,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数据真实可信。
那么,众所周知,在房地产几乎崩溃的前提下,在生产过剩造成通缩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还是达到了5.3的增长,超额完成任务,这预示着什么呢?
我直接说答案,预示着中国会很快走出当前的经济调整周期。
最近有几个好消息,给大家分析一下,这都是很快就能左右中国经济走向的。我认为朋友们有必要重视起来,接下来我要说我上半年的股市操作心得,这几个消息都是有联系的。
第一个消息,昨天,7月18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至2024年,从绝对值来看,我国的社会零售绝对值已相当于美国的80%左右;
从实际购买力来看,按照世界银行给出的数据和算法,我国社会零售已超过美国,是美国的1.6倍。
这个消息我们一定要重视,商务部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说这种话?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出来呢?
我们知道,美国为什么牛逼,在贸易战中除了中国,想收拾谁就收拾谁,不就是因为美国的市场大吗?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想得到美国的消费市场,所以才被美国拿捏住了。
中国在这个时候,公开宣布,其实中国的消费市场已经超过了美国,而且是美国的1.6倍,这明显是不是冲着国内说的,是让其它国家醒醒脑子,至少你别为了得到美国的市场而损害中国的利益。
这方面显而易见,我们就不多说,我们要看的更深一点。中国政府一般不说话,既然公开说出来了,大概率后续是要看到这方面的努力的。
所以我认为,下半年对国内消费的促进力度不会小,不仅要促进国内自己人的消费,而且还会进一步开放市场,让其它国家进入。要不然,你说中国的消费市场是美国的1.6倍,但是其它国家感受不到,你不是白说了吗?
有人可能会举出反例,说中国政府说的话多了,打脸的也不少,没必要这么乐观。
其实,打脸归打脸,比如说这几年中国官方一直都说稳楼市,结果稳了个鸡毛,但是我们平心而论,中国各级政府这几年有没有做过稳楼市的努力呢?
做了,而且还不少。
做不到,没稳住是它的能力问题,但是做不做就是态度问题了。既然说了,它就一定会做的,可能最后还是一地鸡毛,但它既然说了,它就一定会做。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也说了:因时因势提出新的应对政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十五五”期间将继续减少服务消费领域的限制性措施。
上半年没过完呢,我们都听说了,各地国补很多都停了。为啥停了呢?钱花完了。
如果没有可观的消费,钱怎么会花完呢?
而且我们也知道,国补的钱,很多都补贴给苹果了。这应该是通过苹果公司给全世界打个样,让其它各国都看看,中国的消费市场不仅大,而且还是一视同仁的,你们有本事也来吧。
这就是先把事情干了,然后商务部才说了这种话,再然后,话说出来,再推进一把力度,言行一致而且互相配合。这是关于下半年的消费方面的解读,我个人保持乐观。
第二个好消息,这个消息有段时间了,就是反内卷,不仅控价格,而且还要控产能。不过这个消息今天不多说了,比较简单,没什么好说的。
第三个消息也是昨天的发布会,昨天的发布会,工信部也是主角,工信部表示,今年上半年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速,人工智能赋能作用持续加强,下一步,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的同时,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效。
工信部的表态其实就是指明了未来国家经济的发展重心,还是会围绕新质生产力展开。尤其是人工智能终端,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所以看发布会,我们一定要会看,第二个好消息反内卷,其实和第三个新质生产力是要一块看,互相配合的。控制的是传统产能,过剩产能,而新质生产力,特别是人工智能这些领域,是要大力扶持的。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说你说了这么多?是想要说明什么呢?废话太多了。
上一期节目的结尾,我是这样总结的:有可能当年日本走过的坑,我们大概率还要走一遍,但从体量和当前表现来看,完全不至于像日本那样悲观,中国应该会更早地走出来。
中国和日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面对新的替代产业,中国比日本要强的太多了。
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高性能芯片,云计算云储存,低空经济,AI,机器人,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科研器械,ACG,等等等等,太多的新兴产业,中国都有着强大的优势,而且还有着不可估量的增长空间。
而当年的日本有啥?啥也没有!
所以面对同样的困境和经济转型,中国比日本强太多了。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这个事实对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呢?我们以前和现在都在疑惑一件事,就是中国巨量的M2,全社会淤积起来的,超过了欧美的资金总量,怎么才能把它们安全地释放出来?
现在这个苗头和趋势其实已经可以确定了。
上面我说的,那些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新兴产业,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被吹起泡沫来。注意我的用词,是吹起泡沫。就像是16年后的房地产那样,吹起泡沫。甚至有可能比16年房地产的泡沫还要疯狂。
只有吹起泡沫,才能引得天量的资金去追捧,才能更快地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才能最快最好的激活现在资本沉淀的问题。也能有效地化解天量资金冲击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危险。
这段话大家要细细琢磨,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极高,大家也可以集思广益的想一想,除了在新兴生产力上吹起泡沫,现阶段,中国还有更好的路可以走吗?我想不出来,应该是没有了。好像就这么一条路了。
当然有可能最后泡沫会破裂,引发不可测的金融风险,但那也是以后的事了,以后的事,大概率是要交给后人的智慧了。从目前来看,吹高新质生产力的估值,是一个几乎无法避免的选择了。
好了,今天节目的上半段说完了,接着我们开始下半段,股市操作心得,给大家仅做参考。
其实关心这个话题的朋友,应该是把我的节目当成追剧来看的,我以前的操作应该也会有点印象。我给朋友们汇报一下大的操作。
大仓位的操作从2024年的年初,A股跌到2700点的时候入场的,进了三成的仓位,那期节目也说了我的配置,沪深300ETF,一个是证券,一个是个民生消费产品的龙头企业,第四个是个科技成长股。
然后就一直憋到了九月份的行情启动,中间没有操作过。
到了去年12月份的时候,大盘3400点的时候,证券有几天是有突破的迹象,结果把我给骗进去了,我加到了半仓,然后就被套住了,这件事我在节目里也说过,忘了是哪期节目了,但我肯定说过。
然后就是4月7日,千股跌停,大盘也跌到了3040点,结果是,我在2700点以来的利润全部折进去,而且还损失了本金。因为我在3400点加仓了嘛。
虽然损失惨重,不过我一股也没卖,硬顶硬熬,死扛到底。
这些经历我做节目全都说过,相信部分关注者会有印象的。
然后就是最近这三个月了,这三个月收获真的不小,不仅利润全回来,就连在3400点加仓的股票都挣了不少,而且我在上涨的过程中,追涨的收获也不错,一度仓位还加到了七成。
不过我最近减仓了,目前仓位四成左右,先锁定利润吧,我也担心会回撤。
目前我对大盘的看法是这样的:中国的股市,可以参考历史,但是不能迷信历史,它隔几年就会变个样,现在的A股,和历史上已经不一样了。
不一样到什么地方呢?最大的不同就是,现在的A股,已经被国家给完全控盘了。
大家可以看各种宽基ETF,国家队手里有多少呢?不可估量。可以说是你完全都想不到的天量。
汪汪队如果想要砸盘,你多大的牛,多疯的牛都能给你砸下去,这一点绝对不用怀疑,它完全不用像15年那样采用行政手段查配资,它光用市场的力量就能给你砸下去,这一点上就注定了,不可能再产生暴涨的机会了。
暴跌什么的其它的可能我们先不讨论了。我们要讨论的是,哪些版块还能有更好的机会?
结合我上面说了十几分钟的话题,大家应该已经知道我的操作思路了,现阶段,我只能对科技成长股有点信心,因为我觉得它是未来会吹起泡沫可能性最大的行业,现在的行情,仅仅是个开始而已。别的行业,这种可能性都不太大。
当然,作为防御,我配置的民生消费也不会放弃掉,因为这是第二个我认为会有所表现的领域。指数基金我已经清仓了,太墨迹了,墨迹得连我这种耐心的人都受不了。
其实证券对我来说也墨迹,我在证券上没挣到什么钱,但是它也是一个确定会有收获的版块,只要说行情往上走,证券是一定会挣钱的,可以配置,但仓位没必要那么大了。
今天的节目,大家主要看上半段就可以了,下半段其实都没必要说,说这个犯忌讳。
今年上半年,特别是这三个月,只要你正常操作,应该都能挣到钱,无非挣多挣少而已。不值得自夸和自满。虽然说暂时风险不大,但是我建议大家,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风险,时刻你要注意自己的仓位,再说一遍,我已经减仓了,我把它降到了一个我能抗住损失的标准,四成仓位。
最后祝大家,不管是投资还是生活,都能够顺顺利利,再次强调:本期节目纯属闲谈,不涉及任何投资建议,连参考的价值都没有,但最后一点除外,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重视风险控制,这就是我给大家唯一的一点建议。
股票配资越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