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温州日报
泰康之家·瓯园乐泰学院今启幕
让教育情怀在银发时光里继续奔涌
本报记者 刘欣瑜
“以前每逢教师节,在学校里收到的是学生们的祝福。现在在瓯园,不仅有养老人的陪伴,还有丰富的活动,这个教师节将过得格外有盼头。”谈及即将到来的节日,瓯园的退休教师陈奶奶语气里满是暖意。
泰康之家·瓯园自运营以来,凭借专业的养老服务、丰富的文化活动和温馨的社区氛围,在开业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入住人数突破200人。其中近30位长辈退休前曾在各院校任教,他们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数十载,如今在瓯园开启了同样精彩的晚年生活。
今天,泰康之家老年大学2025瓯园乐泰学院将迎来秋季学期开学典礼。当教师节的祝福与学院启幕的乐声交融,瓯园里200位长者的银发岁月,正以“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为笔,书写着活力满满的新篇章。
从兴趣中激活银发活力
午后的瓯园活力中心,手机摄影课热闹开课。88岁的翁叶翠奶奶举着手机,手指轻轻滑动屏幕调整角度,试图用镜头捕捉眼前的景致。这位曾在泰顺中学教了三十几年语文的退休教师,拍完一张池边荷花后,在相册备注栏里敲下“入秋荷花别样美”。“这辈子跟学生打交道多,没想到退休后在瓯园,还能当一回‘学生’,用手机记录生活。”翁奶奶翻看着手机相册,《瓯园老友清晨乐》等作品依次展开,每一幅她都细细斟酌,为其拟定贴切又富诗意的名字。
86岁的徐筱霞奶奶,则把“讲台”搬到了兴趣课堂上。退休前,她是柳市小学的数学老师,35年的教学生涯里,她将枯燥的数学符号做了最生动演绎,如今重拾儿时兴趣,兴致盎然。“腰鼓课上徐奶奶是我的得力助手呢!”腰鼓课老师说道,她的节奏感特别好。“我瞧着好多邻居对腰鼓感兴趣但却没入门,鼓点总跟不上,就想着帮衬着教两招。”徐奶奶谦虚地笑笑。
瓯园的老教师们曾在各自的教坛照亮过万千学子,如今在瓯园,又聚成温暖的光带。即将启幕的乐泰学院,正是为这束光搭建的舞台。在这里,他们既是学员,可拾起舞蹈、书画等新爱好;亦是讲师,能让教育的情怀,在银发时光里继续奔涌。
从细节处筑牢品质根基
老教师们能在瓯园自在逐趣、续写价值,背后离不开社区对“精神养老”的深度践行。
“真正的养老,不只是满足衣食住行的需求,更要让长辈们的精神有处安放,让他们能在舒适的环境里找到热爱、实现价值。”泰康之家・瓯园社区负责人俞旗在谈及养老理念时坦言,为了托举起长辈们的精神追求,瓯园从空间打造到服务设计,都围绕“贴心”与“适配”下足工夫。
走进瓯园,适老化的细节无处不在:园区主干道旁的无障碍通道像一双温柔的手,托扶着步履蹒跚的长辈;居住房间里,24小时紧急救助系统随时待命;客厅、卫生间的防滑地面,家具的圆角设计,从源头降低安全隐患。这些都为长辈筑牢“安全防线”。
“我们的服务团队,是一支年轻、专业且懂长辈的队伍。”俞旗介绍,在软件服务上,瓯园构建了全周期照护体系,从日常护理、健康管理到营养膳食、文化活动,全方位覆盖长辈需求。
“住得安心、环境舒心、服务贴心,这就是我选择瓯园的原因。”曾在温州第六幼儿园执教二十余载的陈和平奶奶说,从入住前的细致咨询,到入住后的贴心照料,瓯园的每一处服务都让她觉得踏实。
从联动中搭建守护桥梁
泰康之家・瓯园的养老服务,并非“单打独斗”。温州市退离休教育工作者协会的加入,让这份守护多了一份“教育情怀”的共鸣,也让长辈们的晚年生活更添色彩。
“泰康之家・瓯园为温州退休教师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养老平台,我们非常认可瓯园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温州市退离休教育工作者协会会长金温通表示,温州市退离休教育工作者协会与泰康之家・瓯园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我们会定期组织协会会员来瓯园,与这里的老教师们开展交流活动,分享退休生活经验。此外,我们还与瓯园共同策划了建党节、重阳节等节庆活动,让老教师们感受到来自协会和社区的关怀。”
于瓯园的长辈们而言,养老已不是对岁月流逝的被动接纳,而是对生命下半场的主动书写。即将启幕的乐泰学院,恰似一封写给所有长辈的“生活邀请函”,邀请他们以更舒展的姿态探索热爱、拥抱生活。而瓯园,也将持续以专业的服务、温馨的关怀,为老年群体打造舒心家园,让他们在晚年继续绽放光彩,书写人生新篇。
股票配资越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